Infor鹿崇:停下脚步,看看行业在数字化进程中的表现如何

数字化是否符合制造商的期望?

  对很多人来说,驶上高速出去旅行已经成为夏天的传统,虽然这个夏天因为疫情与往年会有所不同。一旦上了路,就免不了要绕弯路,还可能会简单找个路边店吃一餐,后座的朋友们争吵不休,除此之外,旅途中还会有人不停的抱怨:“我们快到目的地了吗?”

疫情加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受政策等因素助推,制造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声势浩大且备受关注。一些制造业高管在反思自己公司曲折甚至有些坎坷的数字化之旅时,可能会有同样的感受。这似乎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困难比预期的要多。自从我们熟知数字化这一流行语以来,一些高管可能已经厌倦了数字化推进以及持续不断的现代化和转型所带来的压力。变革的快速推进会让人精疲力尽,而且代价高昂。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趋势显示,短期内不会。创新刚开始升温。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都处于部署的早期阶段,随着研发的继续,采用人工智能战略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一些早期阶段的结果表明,取得的收益令人鼓舞

TechTarget报告称,数字化转型是多家企业的主要任务,其中很多对其运营和流程的转型持乐观态度。报告称,“在我们的IT优先工作调查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在转型的某些阶段非常活跃。近一半(46%)的公司正式开展了项目。”

这一报告还提到,数字化转型最常被提及的两个驱动因素都集中在内部流程上,47%的受访者表示,精简运营和提高内部效率是其目标,46%的受访者表示,提高员工绩效和工作效率是推动力量。

制造商可以部署一系列解决方案来变革其进入市场的策略以及内部流程——从3D打印到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然而,这一漫长而又多变的旅程也充满着挑战。企业怎样决定从哪里开始?驶向何方?什么时候要大胆自信的投资,什么时候要谨慎行事?这些问题并不简单。

尽管如此,客观的回顾数字化之旅,迄今为止,仍然展现出很多鼓舞人心的成功案例和成就。有几种技术在未来会呈指数级增长,因为这些技术被人们所认可,发展势头强劲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字商务就是其中之一,1998年仅占零售总额的0.3%。一开始增长缓慢,用了10年的时间才达到3.6%。而现在的增长率则是非常陡峭的上升曲线,预计到2024年,电子商务将占零售总额的22.5%。

  挑战在哪里?

  正如在任何复杂的过渡期所预期的那样,都会有一些令人失望的地方。有些技术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潜力,成熟度周期仍在不断发展。一些行业已经从实验和概念验证阶段过渡发展到实际用例和最佳实践的标准化阶段。不过,路线图不是单一的。每一家企业对现代技术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时间表。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曾显示,数字化转型结果令一些IT专业人士感到失望。不到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转型成功地提高了公司的业绩,并维持了增长。不过,深入研究他们的回应,会发现存在一些常见的障碍,所有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例如,没有达到预期的公司承认他们最初的目标过于模糊,有些雄心勃勃,而且缺乏明确的战略。

与此同时,获得成功的公司视野宽广,一次部署了多达10个甚至更多的解决方案。麦肯锡报告称:“成功转型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有可能使用更尖端的技术,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先进的神经机器学习技术等。”

所以,数字化不会很快结束。而且,数字化战略将继续发展。一些企业仍然迟迟不愿投身其中。随着创新的指数级增长,一些专家预测,激进的创新者和抗拒的落后者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那些陷入犹豫不决、因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或者因缺乏资金而受限的企业会越来越落后。

  哪些行业将引领潮流?

  由于每家公司对数字化战略的愿景各不相同,因此很难做出全行业的结论。一家公司可能选择专注于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而另一家则偏重于产品创新和电子商务。那么,分析师怎样比较各家公司的发展情况,以确定哪些公司才是真正的佼佼者?

不同行业对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也不尽相同。不同行业的投资水平差异很大。IDC的《全球半年度数字化转型支出指南》显示,到2023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技术的投资总额将超过7.4万亿美元:

金融服务行业的整体增长最快,其中银行、保险、安全和投资服务行业在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9%;

分销和服务板块,包括零售和专业服务等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0%,超过市场整体水平;

公共部门的增长率达到17.1%,与整个市场持平;

离散制造和流程制造在预测期内的数字化转型支出最高,占全球总体的近30%。

与其他行业相比,离散制造商对投资的重视表明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自信乐观。

  最后的要点

  很难判断我们在数字化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没有两个目的地是相同的,也没有两条路线是相同的。比较不同行业和成功技术之间的结果只会使人们注意到其中的许多差异。当企业想让自己脱颖而出时,最好能理性的看一看如此之多的策略、解决方案和应用场景。数以百计的调查想对结果进行量化,并大致估算一下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投资回报(ROI)。基准研究也试图帮助制定标准,为计划项目的制造商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但是,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好的成果指日可待。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投入IT系统并使其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着手去做至少能让企业去思考、尝试和体验早期的成功。这将激发进一步的努力工作,实现更自信的前行。

  关于作者

Infor大中国区及韩国商业咨询总监 鹿崇

  鹿崇先生现任Infor大中国区及韩国商业咨询总监。他在企业应用软件领域有超过15年的实战经验。鹿崇先生自2003年1月加入Infor至今。加入Infor之前,他曾在KPWOOD公司任系统工程师、SSA上海公司任职商业顾问,还曾在迅达电梯担任过项目负责人。鹿崇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管理信息系统专业。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